曾经到过三岛的游客,相信都有共同的印象——京族的美食,不仅海鲜生猛而丰盛,便是传统小吃也独具风味。
京族的风味小吃,最有名的当数京族话叫“米乙”的食品。“米乙”,又细分“白头米乙”、“风吹米乙”、“米乙丝”等。那么,什么是“米乙”呢?不巧的是,在京族语中前鼻音很重的“米乙”字,在现代汉语中竟没有相对应的,既没法直译,也念不出来(就是跟着念也难念准)。以致外地游客只好学着马虎地叫“乙”,令京族人有时反而不解或为之忍俊。有些人为避免出洋相,干脆把京族“米乙”,通称为京族小吃,或把“米乙丝”改称“京族米粉”之类。不过,这种笼统的叫法虽适用空间大,却分不清种类,也没有针对性,更把京族原有的特色也掩盖了。为利于保持原貌,突出特点,我以为还是坚持叫“米乙”好。须弄明白的是,“米乙”所表达的真正含义。原来,“米乙”是京族的形声喃字(在汉语言文字中没有这个字眼),左形右声,京族话用前鼻音发声音“乙”。京族喃字还有写作“米壹”或“壹”的,不过比较少见。然而,不管采用何种写法,翻译成汉语大概即米团或糍粑的意思。
“白头米乙”是“米乙”的品种之一。在我看来,应属岭南民间常见的填心糍粑之类。其共同的特点是:以糯米搭配籼米为主料,用芝麻、花生或绿豆和糖做馅。制作方法也大抵相同:先将浸泡好的米打磨成细粉;然后将细粉和成米团;再分解成鸡蛋大小的团粒,分别填入馅料,进一步捏揉成圆球,即形成坯;最后要制成熟食,或油炸、或蒸煮,则各随喜好。不过,制成食品后的形状和口感会不同:油炸品,呈橘黄色,吃起来皮酥质软味香甜,感觉既像壮族人做的油果,又像瑶人做的糖糍;蒸煮品,则颇似捞出热锅的汤圆,口感清甜爽滑而不腻。
然而,同样是填心糍粑,“白头米乙”也有不同的地方。为了调和色泽、增加清香,或为了预防上火,京族人常常在浸米或碾粉时,搀和一些清香植物和有利于降温去火的中草药。如香菜、“企麻”等。与此同时,京族人还重视外形的点缀与装饰:如油炸品,入锅之前须裹上白芝麻,令出锅后的食品橘黄中嵌满花白;蒸煮品则出笼之后,再裹上炒熟的糯米粉,使食品白如雪球,相互之间又不粘连。这些被裹上花白芝麻和糯米粉的食品,外形乍一看犹如老人的满头白发,京族人因而叫“白头米乙”。其实,京族人逢年过节都制作“白头米乙”,图的就是“白头”的寓意。节喜期间,他们通过互相馈赠或共同品尝“白头米乙”,祝愿大家都幸福长寿、白头到老,节事气氛也因此更加喜庆祥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