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子叶饽饽这也是满族人喜爱的粘食。
夏季,将糯米浸泡后磨面,按成圆饼,内包小豆豆馅,外裹鲜苏子叶,蒸熟。去叶(或带叶)食用,味清香。
满族喜食粘食、甜食。豆面卷子,或称豆面饽饽,多在春季食用。
做法是将粘米面入锅蒸熟,擀成薄片,再将炒熟的黄豆面均匀地撒在上面,也可加上芝麻盐,卷成长卷,切成一至二寸长,色泽金黄,粘而香。
古往今来,朝鲜族人民无论是在盛大的酒席上还是在家庭的饭桌上,都把泡菜当作一道必不可少的凉菜。在吃完油腻的荤菜或吃过油糕和煎饼之后,总喜欢吃一些泡菜,或喝几口泡菜汤来“漱口”。对朝鲜民族来说,泡菜的确
“狗崩肠”是罗甸红水河一带布依族独创的一道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风味美食。
布依族喜食狗肉,杀狗后将剔下狗脊骨剁碎,加入网油、肺、连提、锤茸后加春芽末、狗血、花椒面、酒、姜葱末、盐制成馅,将洗净狗
蚕虫是顺德乐从特产,吃起来很甘香的,做法很简单,就用肥叉烧和花生仁加调味料炒就成了。
云南的汉、白、回、彝等各族群众办红白喜事时,常以“八仙桌八碗宴”招待宾客。其中彝家的山珍八碗宴最具特色。
彝家人山珍八碗宴的原料取自所栖居的大山。当然,他们也摆类似汉白民族的由猪肉酥、炒猪肉、
有首专称赞苗家酸汤鱼的苗族民歌中这样唱道:最白最白的,要数冬天雪;最甜最甜的,要数糖甘蔗;最香最香的,要数酸汤鱼。的确,酸汤鱼真可谓是苗族人民的传统佳肴了。酸汤鱼的烹调方法多种多样,下面介绍两种烹调
赤水猪儿粑是用糯米面做皮,分甜咸两种馅,以猪肉、豆腐干、榨菜等剁碎作馅,然后高温蒸熟即可食用。
因为蒸熟后呈椭圆状,白而光泽,仿佛就像一直肥肥的小猪,因此得名猪儿粑。吃上一口,您就感觉绵软清脆
新疆抓饭烧麦做法 :
1、将黄萝卜改刀成筷子粗的条,肥瘦羊肉全部切成约1厘米见方丁。
2、将高压锅坐火上,加入油烧至七成热时倒入羊肉丁,炒至上色时倒入黄萝卜和洋葱,加盐与孜然粉,再加少
新疆葡萄雪鸡做法 :
1、将猎捕或饲养的雪鸡洗净后将肉剔下,入水中煮至七成熟时捞出。
2、勺内加入雪鸡汤及盐、葱、姜、葡萄汁、料酒,再把捞出的雪鸡改刀成1.5厘米宽、5厘米长、厚内1-
原料 :藏羊腿、生菜、盐、料酒、美葱、香料、椒盐等。
做法 :
1、羊前腿经十余种香料淹制24小时。
2、进烤箱烤至皮酥、肉嫩、色泽金黄出炉。
3、装盘配上藏刀,椒盐碟即
这是山区壮族喜欢食用的风味食品。南瓜黄熟,收后存留一段时间使之糖化。使用时除去硬皮及瓜瓢、瓜子,切成大片,人锅煮熟,然后将优质糯米撒在它上面,瓜和糯米之比为3:1,煮至米熟成饭。再将瓜和糯米饭拌匀搅
桂北环江壮族的烤香猪,是很独特的民族佳味。当地饲养的土种猪,因水土及饲料的影响,身短、脚矮、皮薄,肉质特别鲜嫩。烤猪就选用这种10~15斤重的乳猪,宰杀脱毛后,使用当地出产的香梗稻杆熏烤成金黄色品,
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传统的有名美食。每年“三月三”歌节、清明节、四月八等节日,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,以作赶歌圩食用,或祭祖祭神之用。他们选好优质糯米,采来紫蕃藤、黄花、枫叶、红蓝草,浸泡出液,分别拌
配料 :鸡胸肉350克、柠檬半个、盐、味精各半匙、古士粉3小匙、鸡蛋半个、糖6大匙、白醋半小杯、油半杯。
做法 :鸡肉切块,用盐、味精、古士粉、鸡蛋、水搅拌均匀,腌至10分钟,柠檬横切成片
配料 :青蟹1支、葱3根、蒜3瓣、粉丝145攻克、盐、味精、酱油各半匙、油1大匙、糖半匙、蚝油1小匙、酒半匙。
做法 :
先将青蟹整理干净,腹部切成5块,葱切花,蒜切茸,粉丝泡10分
调料 :
花生油150克、盐10克、味精8克、白糖2克、湿生粉适量、麻油少许。
做法
1、芥兰去叶切长段,二登切花刀、香肠煮熟切片、生姜切片;
2、烧锅下花生油,放姜片
主料 :油条一条、猪腰及海蜇适量(用海蜇头更爽脆)、猪油、浙醋和白砂糖随量。
做法 :先把猪腰拖刀(切斜成十字花),目的是使之更易入味。然后再把油条切小段,备用;把砂糖加入浙醋内混和;然后
主料 :大肠250G、咸酸菜300G、姜葱若干
做法 :洗干净酸菜抓干水分,然后炒干身后备用;然后将大肠飞水后,姜葱爆油镬,将大肠、酸菜生炒至熟,上碟即可。
在西藏,家家都离不开酥油茶。酥油茶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。
牛、羊是西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而制作酥油茶的酥油就是从牛、羊奶中提炼出来的。
牧民们传统的提炼酥油方法是:先将
不吃手扒肉不算来过草原!手扒肉 是内蒙古大草原各族人民千百年来最喜欢、最常用的传统食品,也成为内蒙古地方风味之一。
制作和吃法别具一格 :将羊按各关节带骨分割成数块,放入不加盐和其它佐料的白
海蛎煎选用海蛎中的上品“珠蚝”为主要原料,把鸡蛋、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调匀,然后用适量的猪油在锅里煎至两面酥黄。
吃时,以蒜泥、沙茶酱、芫荽等为作料,方能达到香脆细腻、美味可口之功效。
自明代以来,烧麦即为长汀著名的风味小吃。烧麦状似石榴,以皮薄馅爽、芳香扑鼻、令人垂涎而得名为“三特石榴果”、“三里香”。后人因烧麦皮为面粉制成,吃时又要“赶烧”,便叫“烧麦”。
原料 :面粉
吴再添小吃店的虾面味道很特别,是厦门的招牌小吃,全厦门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也就只有吴再添这一家,所以知道的人就不多。其特别在于汤头,“唱戏的腔,厨师的汤”,使用的是一种叫做“狗虾”的小虾,去壳取肉煮熟,
材料
素鱿鱼200克,素腰花200克。
配料 :油条1根,生姜5克,西洋芹菜2棵。
调味料 :
A、甜面酱2茶匙,番茄酱1茶匙,麻油1茶匙,糖2/3茶匙,素高汤1/3
卤面,是由各种配料做成卤汤与面团混起来的。口味香甜、滑润、浓郁,是芗城城乡人民逢年过节,或喜庆寿诞请客的礼食。现在饮食行业,已把卤面列入一项名点。
做卤面的汤料,要精选好的香菇、虾肉、猪肉、鱿
肉燕皮是福州著名的传统食品,已有数百年历史。
肉燕皮是用精肉配上淀粉等辅料精制而成,形似纸状,洁白光滑细润,散发出肉香,食时颇有燕窝风味,非常爽口,故被誉为肉燕皮。
原料配方 :精肉5
以福建省晋江县石狮塘头村的产品最为有名。归桥多用作赠送亲友的礼品。
原料配方 :糯米40千克白砂糖34千克蜜冬瓜条10千克金桔酱1千克猪油(抹用)1千克
制作方法 :
1、浸
用磨成的民浆放进托盘摊成一张薄饼,撒一些肉末、葱花在上面,蒸熟后卷成卷即可上碟,佐以酱料、香油等拌以食用。
特点是软滑爽口。
沙田柚,是闻名国内外的广西特产。它形似梨状,但比梨大得多,一般每个重一斤半至四斤,大的达五六斤。果皮橙黄色,外皮内有厚瓤一层,软白如棉,自然保护着果肉,所以这种水果可以长途运输而不易受到损坏,久藏而
牛肉去筋,以木槌或石臼捣成肉酱(不用铁器),加凋料拌和,制丸,经水煮,油汆。再配以葱、姜、红枣,汤煮而成。
丸味香滑,细嫩松脆,汤清味鲜。
说到桂林,大多数只知道山水甲天下,却很少有人知道桂林的米粉。桂林人吃米粉就象是北方人吃面食一样,天天都吃,且只重味道,不记店面的大小与装饰,越是老店,生意越好。桂林街头,时时可见穿着入时的小姐和一身
优质黄豆用当地名泉“冰泉”水浸泡,经磨、滤、煮,制成豆浆,以汤匙舀而滴下如串珠,誉为“滴珠蜜味”。汁浓味香。
桂林地区永福县是罗汉果的故乡,种植罗汉果已有200多年历史。相传是有一位名叫罗汉的瑶族医生首先用这种植物作临床试验,取得较好疗效,因而用他的名字命名此果。
罗汉果是一种藤状植物,盛产于桂林市临
桂林向来以江水清、山峰秀、岩洞奇、石头美而闻名天下。而马肉米粉则是桂林吃食中的一绝,可堪与这里的奇山丽水相媲美。游桂林不吃马肉粉,当是一件憾事。
桂林的马肉米粉历史悠久,据说明代已有,而其全盛
糯米加入去皮绿豆及调好味的猪肉块,或腊肉、火腿、鸡肉等,用棕叶包成枕形,中高端低,蒸熟而成。香软、味鲜。
天津人特别爱吃蚂蚱。秋季前后,蚂蚱产子之前,肉肥味美。这时节,到处可见卖油炸蚂蚱的小贩。
做法 :将蚂蚱用热水焯过,晾干后用锅炒熟,加少量葱花,淋上酱汁即可作菜。
特点 :口味鲜咸,
清真风味小吃。1921年由时文德创建。用洗净的西葫去皮去瓤,羊肉末用开水烙透。搅入酱油、花生油、香油、精盐、葱姜末。最后将西葫馅投入拌匀。将擀成的面挤捏成道士帽形的饺子生坯,上屉用旺火蒸熟。
原料 :五花肉100公斤、白糖6公斤、红米1公斤、大葱1.5公斤、姜0.5公斤、大盐2.5公斤、料酒1公斤、陈皮0.05公斤、大料0.05公斤、丁香0.05公斤、桂皮0.1公斤、味精0.1公斤、火
材料 :中虾8只,荷兰豆30克,韭黄(切段)8条,草菇(开边)8个,姜2片,蒜头(切片)1粒,面饼1个;腌料(虾):盐及生粉各1/2茶匙,麻油及胡椒粉少许;
汁料 :清鸡汤1/3杯,水1/